「生命意義是什麼」不是無聊的問題---從北一女兩位同學的自殺談起
北一女兩名優秀的同學自殺身亡,社會大眾都充滿了遺憾和疑惑,為什麼一個家庭和樂、成績優異、前程似錦的青年會選擇死亡﹖為什麼一個政客口中充分享有自由、民主、均富的社會,她們會認為不適合生存﹖也許對大多數人而言,這兩名學生的遺書所顯示的輕生理由,簡直無法令人理解;但是在她們兩人的心目中,也許這些不能理解她們的人,也令她們無法理解:為什麼這多人可以在這樣無聊的社會中活得津津有味?為什麼這多人只追求感官的享受和滿足,卻不必問活著的意義是什麼﹖為什麼這些一天到晚爭名逐利的人,卻能義正詞嚴地批評社會缺乏正義?
也許這兩位同學冷眼旁觀這個現實社會,發現社會大多數人的生活,不是自欺欺人,就是自我矛盾。也許對她們而言,父母、師長所有的告誡和教導,只是一些美麗的口號,其實生命並沒有什麼價值,人生說穿了,只不過是吃飽飯等死,書本中和父母口中所有的生命道理,都是害怕面對死亡的托詞,既不真實也不具說服力。
其實大多數人活在這個世界上,完全不關心生命意義的問題,在他們一生中「人活著是為了什麼﹖」之類的問題,永遠不會在他們的腦際駐足,他們不需要生命意義的解答,也照樣快快樂樂地過一生。但是對於有些人,他們不只會質疑生命存在的意義,而且對於世俗所流行的生活態度,並不能消解他們心中的疑惑。有些人認為:「人生就是及時行樂,哲學似的生命思索毫無意義。」有些人則認為:「人生就是追求功名利祿、榮華富貴,賺億萬錢財、住豪屋華廈、開名牌轎車,就是人應該追求的目標。」然而這些普遍被一般人所接受,並身體力行的現實、時髦的人生觀點,並不一定能滿足某些人對生命意義的探索。
十九世紀英國政治哲學家彌勒(John Stuart Mill)曾經指出,生命是獨特的,所以每一個不同的生命個體需要一套獨特的生命答案。台灣社會由於過於現實功利,大多數人都以社會大眾所追求的價值為價值,所以對於親人或子女的要求,也往往以社會的標準為依據,完全不考慮個體的獨特和差異性。對我們社會而言,所謂「有成就」,就是錢賺得多;大學聯考考上第一志願就是有出息。如果一個高中生在選填聯考志願時,以哲學系作為第一志願,他的父母一定極力反對,理由是:「哲學系能當飯吃嗎?父母反對你,還不是為你好。」天下的父母大部分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出人頭地,可是卻往往忽略了子女的特殊性,一句「為你好」就為子女決定了未來。
我們應該從北一女這兩位同學的死得到一些啟示,天資聰穎、成績優異之類世俗的讚賞,並不能滿足她們對生命意義的肯定。其實對於越聰明、越有觀念的人,生命意義的問題也就越重要,這也就是為什麼兩千多年來,許多偉大的哲學家持續思考一些一般人所謂「無聊的問題」的道理。如果在這現實短視的社會,大家能因這兩位同學的死亡,冷靜的思考哲學智慧對人類可能的貢獻,讓探索這類問題的人,不再被社會視為「怪胎」而加以蔑視。如果社會大眾的現實觀點能對獨特的想法更具寬容,使現實對個人追求獨特生命解答的社會壓力減輕;使對生命有疑義的人,不必躲在陰暗的角落自我摸索,不會因他人異樣的眼光和乏人關心或指引而走上極端,也許她們的死會變得有價值。
其實哲學是人類文明最重要的活水源頭,只有一個沒有深度、缺乏理想的社會才會輕視哲學,在台灣這麼一個物質豐足卻理想喪失、人心迷亂的社會,如果像北一女這麼優秀的學校中,沒有人能為這些資質聰慧的特殊人類解答生命,恐怕將來還會出問題。在一片積極推動文化建設的呼聲中,又有誰真正意識到哲學教育才是文化的根苗?
資料來源結取於 作者:林火旺(台大哲學系教授)